欢迎来到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

    地  方:

直击现场 >> 打假维权

首页 > 直击现场 > 打假维权

网购作品参赛评奖?对“造假买假”该管管了



发布时间:2020/12/2 10:15:16   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  

【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http://www.blaw.org.cn 快讯】:(北京日报客户端)

专业代工、冲奖专用、不过包赔……近日,有媒体调查发现,不少学生赛事的作品都可以通过网购获得,涉及领域包含绘画设计、科创发明,价格几十块到上万元不等。根据商家描述,买家群体主要是孩子家长。

花钱买作品、造假骗荣誉,几乎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。为了显得“真实”,商家还提供“私人定制”,比如,孩子年龄小就故意显露“稚嫩”。服务更是一站式的,填表、准备材料等等,都不用家长操心,交完钱后,等着拿奖就好了。靠着这般“贴心”的服务,有的网店订单数量高达数千,更有买家称“已经合作三年”。

才艺比赛对孩子来说并非“刚需”,为啥一众家长争相砸钱?除了虚荣心作祟,更多恐怕还是为了奖项所附带的现实利益。眼下,教育部虽已明确特长生、竞赛生培养与升学加分“全面脱钩”,但各类课外比赛在校内评优等方面依然发挥着“隐性加分”的作用。在这样的导向之下,某些家长便绞尽脑汁“合理利用规则”,拼命为孩子积累“资本”,仿佛“涂金抹粉”一番,就能“鹤立鸡群”。可殊不知,对孩子们来说,买得到作品、买不到本领,骗得了一时、骗不了一世,来路不正的证书奖状早晚会成为其人生“污点”。再进一步看,这种短视之举,还会将不正之风带进校园,毒害的将是所有孩子。

歪风盛行,众多赛事举办方难辞其咎。不乏商家宣称其代工作品获各级别奖项达数千次,数量之大,难道没有一个举办方察觉?发现之后,有没有反思赛事漏洞,有没有揪出投机取巧者以儆效尤?其实,测试获奖者究竟会不会画画、懂不懂专业,并非什么难事。可现实中,很多赛事举办方,要么为凸显比赛的“高大上”,对明显有问题的作品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;要么为了收取更多参赛费用,根本不看作品,各种奖乱发一通,皆大欢喜。可归根结底,比赛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、嘉奖真才实学,既然挂着名号、占着资源,举办方就有责任强化流程监督,保证评选含金量。相关部门更要重视种种乱象,不可听之任之,放任其污染社会风气。

说到底,对家长、对孩子、对社会,花钱骗荣誉都是一场荒诞的游戏,买卖的都是虚荣焦虑,对“野鸡比赛”该停就停,对“造假买假“行为该管得管,才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成长环境。

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|评论员 关末

编辑:何若

流程编辑 邰绍峰

原标题:网购作品参赛评奖?对“造假买假”该管管了  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  原文链接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84876026862355971&wfr=spider&for=pc

0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于今日读法网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今日读法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日读法网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:非今日读法网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新闻纠错邮箱:law10086@163.com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今日读法网联系,我方将尊重您得意见与建议。

民生舆情

暂无

友情链接

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所联盟 地方链接
特别推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