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

    地  方:

今日要闻 >> 动态

首页 > 今日要闻 > 动态

警惕新型传销卷土重来



发布时间:2020/12/24 5:36:24   来源:新华网   

【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 http://www.blaw.org.cn 快讯】新华网

毕业6年,朱可无意中接触了一家叫作Francine的香港公司,陷入传销骗局。近日,南方日报、南方+记者佯装新人,卧底数月,重走了朱可的“入局”之路。经过调查发现,Francine与传销组织亮碧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其核心商业模式仍是“人头生意”。

 

想象一下,你的老同学突然变“成功人士”,隔三差五旅游,穿名牌开豪车,号称“月入百万”,你动了心思。他带你出入各种高端聚会,介绍人脉资源,甚至花钱听讲座,人人都告诉你传统行业没前途,抓住机会才能改变人生。你对机会充满了期待,他们却告诉你商品只是幌子,获得利润的路只有一条,“拉人头”。你当场怀疑这是传销,但他们晒支票、发奖金的场面还是感染到了你。于是你掏出了第一笔钱,“拉人头”的无限循环从此开启。

 

这是一个典型的“南派传销”模式,他们不限制人身自由,而是通过登峰造极的洗脑话术,骗取成员信任。在Francine的策略里,他们刻意营造上流社会的人设、制造加入组织的门槛,人们一旦进入这种情景,就变得心浮气躁,想竭力挣脱“打工人”的局促。这又回到那条亘古真理了—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头螳捕蝉。

 

除了批评人的贪念,或许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公司本身。Francine是亮碧思的“化名”,而亮碧思是一家臭名昭著的跨国传销组织,从2009年起就被内地警方查处,2013年更被列为打击传销十大典型案例之一。到2017年,深圳警方侦破亮碧思在内地涉嫌组织、领导传销一案,查明其仍以Francine、诗贝朗等身份在广东等地活动。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传销组织,在数年之间不断改头换面、祸害百姓,相关部门发现不了吗?不能斩草除根吗?

 

复盘诸多类似案例,许多传销组织大都存在“打而不绝”“驱而不散”“遣之即返”“屡禁不止”等问题。首先,这是因为传销入罪门槛高,指证组织、领导者有难度,多以教育遣返了之;其次,犯罪团伙具有相当的流动性,地点可以即时转移,成员也能随时更换,再掺以各种新业态、新模式,“复活”能量大;还有,相关部门对传销多采用“专项治理”方式,以及以重点城市为主的“戴帽摘帽”模式,对传销的威慑比较有限。

 

但不管名称如何变,模式如何新,传销组织的底色是改不了的。掌握某些传销头目的行动轨迹,密切监测相关公司的发展脉络,就有可能做到“早发现、早处理”。相关部门不妨引入大数据等手段,依托网监系统、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,完善情报分析、技术实证、多元共治机制,锁定一些传销责任主体和管辖属地,露头就打,让其无处可逃。(扶 青)

原文标题:警惕新型传销卷土重来

  来源:新华网   原文链接: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comments/2020-12/23/c_1126894987.htm

0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于今日读法网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今日读法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日读法网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:非今日读法网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新闻纠错邮箱:law10086@163.com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今日读法网联系,我方将尊重您得意见与建议。

民生舆情

暂无

友情链接

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所联盟 地方链接
特别推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