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

    地  方:

今日要闻 >> 要闻

首页 > 今日要闻 > 要闻

造假20年的三菱,是时候跟中国市场说再见了



发布时间:2021/6/16 12:02:29   来源:象视汽车   

【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 http://www.blaw.org.cn 快讯】

   

本文来源 |象视汽车

编辑整理 |今日读法

三菱曾经是中国汽车行业的“救世主”,而今被爆出作弊造假20年,让人大跌眼镜。三菱败走麦城,是时候跟中国市场说再见了。

1、中国汽车的“救世主”?

实事求是地说,三菱汽车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之初,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可以说是“救世主”。上世纪90年代,我国自主品牌筚路蓝缕,核心零部件无法生产,不得不向欧美日跨国车企求助。美国、欧洲的车企为了垄断技术,都拒绝了,有钱都不卖给你。唯有日本三菱答应了,于1997年和1998年先后成立沈航三菱和东安三菱两家公司,在华出售其发动机和相关技术。奇瑞、吉利、比亚迪、长城等,几乎全部都采用三菱发动机,自主品牌得以蹒跚起步。

2、三菱造假作弊20年?

三菱之所以向中国车企出售发动机,关键因素在于它迫切需要摆脱自身的财务危机,客观上确实成了自主品牌起步的“救世主”,因为它是当时市面上能找到的唯一跨国品牌发动机。不过就在同时,三菱开始了自己长达20年的作弊造假历史,让其名誉扫地。媒体报道显示,在2000和2004年,三菱汽车就因为隐瞒车辆缺陷记录和客户投诉信息而被曝光,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,三菱没有向日本监管部门报告汽车安全隐患问题,受到广泛的批评。

2016年,三菱又陷入油耗作假的丑闻。日本政府调查发现,三菱在包括帕杰罗、欧蓝德等十多款车的油耗测试中,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,作弊造假虚报了结果,夸大了汽车的燃油效率,美化了油耗数值,使燃效数据比实际上美化5%至10%,其目的是希望获得日本政府最高的免税认定。油耗作弊造假丑闻,让三菱陷入风口浪尖,被舆论骂惨,无论是本土还是海外的销量,都断崖式下滑。

3、是时候跟中国说再见了?

三菱汽车在中国的业务,主要有发动机公司,以及东南汽车和广汽三菱两家合资品牌。如今三菱发动机业务在中国每况愈下,比如沈航三菱的发动机从年销80万台,一路下滑至20万台。究其原因,首先是三菱发动机技术已经老旧落后,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。其次,吉利、长城、长安、奇瑞等头部自主车企,都已经可以自主研制制造动力总成了,只有众泰、陆风等尾部车企还在用,而这些车企几乎都濒临倒闭。

上个月月底,合作26年、联姻15年的东南汽车跟三菱汽车正式分道扬镳,三菱从东南汽车退出,双方结束合作。东南汽车产品线啥的国内三菱车系全部退市,只售卖自主车型。而剩下的广汽三菱,也显得日益尴尬。三菱汽车在华本身就属于小众品牌,2017年的高峰时期销量不过13万辆,去年已经降至7.5万辆。刚刚过去的5月份,广汽三菱销量只有5000台左右,非常凄惨,未来还能走多远,或许一眼就能看到尽头。

三菱汽车在华市场落到今天的下场,有三大原因:首先,三菱造假作弊太多,且持续20年,每一次丑闻都引发行业轩然大波,让其名誉扫地,口碑逐渐坍塌;其次,汽车业务从来就不是三菱的主营业务,三菱汽车被雷诺日产联盟收归旗下之后,全球业务几乎陷入停滞状态,这些都极大影响了其在华汽车业务。最后,两家合资品牌步履缓慢,在产品推进上显得老态龙钟,跟不上市场。三菱在华只有帕杰罗、欧蓝德为数不多表现尚可的车型,但都因为更新迭代速度太慢,而逐渐被消费者抛弃,市场份额持续下滑。

来源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02616781100532985&wfr=spider&for=pc

0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于今日读法网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今日读法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日读法网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:非今日读法网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新闻纠错邮箱:law10086@163.com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今日读法网联系,我方将尊重您得意见与建议。

民生舆情

暂无

友情链接

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所联盟 地方链接
特别推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