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

    地  方:

今日要闻 >> 动态

首页 > 今日要闻 > 动态

将“学生账户”转为“社会账户”?这是陷阱!已有人被骗11万



发布时间:2021/8/25 22:05:41   来源:防骗大联盟   

本文来源 |防骗大联盟

编辑整理 |今日读法网

【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http://www.blaw.org.cn 快讯】

听到这里,千万别信他,赶紧挂电话!


此类骗局中,骗子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的姓名、身份、手机号、毕业院校等信息,用私人账号进行联系,常以“注销校园贷款账户”“需要变更身份信息为名”,恐吓用户如不操作可能会影响征信、支付高额利息等。


之后,骗子往往会诱骗受害人将信贷平台的额度提现后转给个人账户,使其向多个平台借款后转账。


一旦上当,将造成较大损失!



近日,在高铁站的李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。对方自称“某金服”的客服,说李某上大学时还未使用在该平台上申请的贷款,现在需把李某在该平台上的“学生信息”修改为“社会信息”,如不更改会影响到个人征信。


李某同意更改后,“客服”将其拉进群里,开始指导李某分别到“某金服”、“某闪付”App进行贷款。接着对方又以注销李某身份信息和提升李某信用分为由,诱骗李某把贷出款项转入其提供的银行卡。


李某在对方的指导下,共转账三次,最终损失117000元。


警方提示

1. 凡接到自称贷款平台客服,提到“在校期间贷款记录”、“更改身份信息”、“注销贷款账户”以及“影响个人征信”等关键字的,均为诈骗。


2. 根本没有什么要将学生信息变为社会人员信息的说法,请市民提高警惕,切勿相信,守好钱袋子,有疑问可联系警方询问答疑。


3. 不要随便与别人开启“屏幕共享”,不要随便给陌生人转账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财产!



记住“三不”与“三要”

不相信

不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及电话


不透露

不向诈骗分子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任何信息

不点击诈骗分子所发的任何链接

不向诈骗分子提供验证码等相关信息

不开启屏幕共享使信息“一览无余”


不转账

未核实对方身份前,无论对方说得如何“真切”,许以何种高额回报,坚决不转账。


遇到疑问多问问身边亲朋好友,也可拨打反诈中心或派出所电话进行咨询,确认无误后,再转帐。


要小心谨慎


所谓“甜甜的网恋”是引诱你网上“投资”的诈骗,更不要去网上招嫖或裸聊,这些都是诈骗常见手段。


要多方询问


接到“客服”或“领导”电话时,一定要多向亲朋好友询问,或打96110去反诈中心进行询问。


若是企业客服,一定要打电话到官方指定客服电话进行询问。


要及时报警

如果不慎上当受骗,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,并将手机聊天记录和银行转账信息保存好,及时提交给公安机关,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。

网页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2brb_T39lS4nUUtMh5poA


0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于今日读法网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今日读法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日读法网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:非今日读法网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新闻纠错邮箱:law10086@163.com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今日读法网联系,我方将尊重您得意见与建议。

民生舆情

暂无

友情链接

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所联盟 地方链接
特别推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