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

    地  方:

今日要闻 >> 要闻

首页 > 今日要闻 > 要闻

重庆发布“消费积分投资”活动风险提示



发布时间:2021/10/26 22:26:22   来源:防骗大联盟   

本文来源 |防骗大联盟

编辑整理 |今日读法网

【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http://www.blaw.org.cn 快讯】

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删除


10月9日,作者从重庆市金融监管局获悉,重庆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《关于防范“消费积分投资”活动风险的提示》(以下称“《风险提示》”),提醒市民切勿轻信所谓“消费积分可增值”、“消费可赠送原始股”等谎言,远离各类名目的“资金盘”骗局。



《风险提示》提到,近年来,“消费返利”、“积分投资”、“原始股”等噱头在电子商务和批发零售、老年健康产品、医美服务等领域频繁出现,部分不法分子打着“商品寄存代售”、“共享经济”、“大众创业”等旗号,宣称“消费积分可增值”、“消费可赠送股权”,诱导群众过度购买超越其实际需求的商品或支付大额预付款,将用户正常消费行为引诱转变为投资行为,本质上为以增值、返利为诱饵吸引群众过度投入资金的陷阱。


“有的甚至采用发展线下、拉人头提成等传销手段,一旦平台(主体)资金链断裂或跑路,将导致参与人员血本无归,存在较大风险。”


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请广大群众树立正确投资理念,回归正常消费需求,切勿轻信“消费就是投资”、“买入就能躺赚”等谎言,远离各类名目的“资金盘”骗局。参与非法集资,损失自担。组织或协助非法集资,依法追究责任。


守好你的“养老金”!重庆经侦民警揭露非法集资种种陷阱



▲民警现场给老人们讲述如实识别非法集资陷阱


年来,非法集资相关刑事案件高发频发,犯罪分子不断变换花样,以各种名目诱骗公众上当,更具迷惑性。如何有效进行防范?10月15日,重庆市公安局经济侦查总队民警周梁泉走进观音桥建新北路社区,为社区居民带来主题为《冷眼识得惊天骗 莫做误入陷阱人》的普法讲座,现场教授居民涉众型经济犯罪识别方法。


普法讲座中,周警官以自己丰富的办案经验,将事例与理论结合,向市民朋友们分别讲述了非法集资“编造虚假项目”“承诺高额回报”“大肆虚假宣传”“谎称创业创新”“利用亲情诱惑”等五大障眼法,并深刻剖析了非法集资的现状成因、社会危害、法条解释、表现形式、认识误区、责任承担和防范对策等内容。


“非法集资致富一场梦,害人害己终成空,打击非法集资决不姑息。”周警官表示,根据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等有关法律规章,参与非法集资,损失自担,所以大家不要抱有跟风、侥幸、为虎作伥等心理,参与非法集资的结果,往往是血本无归。


据周警官介绍,近段时间来,我市出现了非法集资犯罪新形态。不法分子经常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“免费”养老为幌子进行非法集资,希望广大市民朋友、尤其是老年人提高警惕,自觉远离眼花缭乱的非法集资活动,认清其危害,捂紧钱袋子,做到“看得穿”套路,“劝得住”亲友


据了解,接下来,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还将以公益短片宣传,系列讲座等形式,继续加大宣传声势。

网页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EDgoFE2Vbbnrh9yPlllE_A

0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于今日读法网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今日读法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日读法网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:非今日读法网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新闻纠错邮箱:law10086@163.com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今日读法网联系,我方将尊重您得意见与建议。

民生舆情

暂无

友情链接

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所联盟 地方链接
特别推荐
返回顶部